【严子镕】

严子镕

“甪直小张謇”严子镕
严德铸(1877-1945),字子镕,吴县甪直镇人。早年任教于本镇沈同夫家。民国初,任甪直乡乡董。北伐胜利后,任甪直乡政局局长,前后任职近30年。严氏致力发展地方事业,造福乡里,民国6年(1917)出面集股组建六通轮船公司,任经理21年之久。14年,与沈柏寒等创办吴昆甪直民营电话公司,任经理。翌年,开办吴昆甪直镇新明电气公司,任董事长。31年,创办私立甪直中学,任董事长。曾帮助创立“商团”地方自卫武装和紫云(昆)曲社。
  
 中国近代史上南通状元、实业家张謇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,办企业,兴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、文教事业作出巨大贡献。在甪直有位严子镕,他聪明干练,进步开放,在当地举办了不少社会实事,被人们誉为“甪直小张謇”。
    严子镕(1877-1945年),名德铸,号子镕,以号行。出身于角直镇一户破落书香门第,从小家境比较清寒,他发奋读书,希求功名,光耀门楣。科举废除后,转而留心时尚之学。后因家境困难而辍学,应本镇财主沈同夫家的邀请,去做门馆先生(家庭私塾老师),教沈家子女读书。他聪明伶俐,又有文化,很讨沈家欢喜。沈同夫逝世后,一边教授,一边为沈家襄理家政。
  严子镕头脑灵活,思想少保守,接受新鲜事物快。辛亥革命消息传来,他竭力拥护,成为角直镇上最早剪去辫子者之一。他敢言敢为,又热心、关心社会公益事,颇有威望。民国初年,出任甪直乡乡乡董,1927年北伐胜利后,设乡政局,蝉联局长,至1930年年因改行政区划而辞职,前后任职近30年,在他的带头倡导下,也,办成了许多造福桑梓的实事、善事。
民国五六年,(1916-1917年)间,为改善甪直交通条件,严子镕发起集股,创办“六通轮船公司”,亲自出任经理,收买原周庄的一艘铁壳轮船,航线为周庄,陈墓,甪直,昆山,每天往返一次。  l922年,又向苏州船厂购买木质轮船,称为“六通二号”,原铁壳轮船称为“六通一号”,两轮在原航线上对开,班次也增多。从此更加方便百姓,1937年11月国民党军队撤出上海,八十七师路过甪直,将“六通一号”抢去。为防止“六通二号”再抢走,严子镕命将船沉没于望江溇河底。
1925年,严子镕发起集股,开办“吴昆甪直民营电话公司”共10股,每股100元,股东由严子镕、沈柏寒、钱问鸥、范佩恒、赵邃庭、殷伯虔等,经理严子镕。向上海购买120西门子总机一台,雇技工二人,话务员(当时称接线生)二人,会计一人。机房设在广济桥下塘同仁堂内,后来这条弄堂人们都称为“电话弄”,沿称至今。初创时,因用户不多,常亏本,严子镕的经理工资从不支取。后来接通至昆山的长途电话,苏州的长途则由昆山再转接。抗日战争沦陷时,电话总被国民党军队带走。严子镕避难到外地。地方秩序稍恢复,严子镕就回甪直召开股东会,认为电话有关地方公共福利,是联系外界的重要设施,不可中断,于是再到上海购买总机~台,重开电话局业务。l938年,日军侵驻甪直,严子镕因不愿与日寇打交道,托病把局务交给职员延林代理。
  1926年办成电话局之后,严子镕又倡议开办电灯厂,先是成立“吴昆角直镇新明电气公司”,向上海金城银行借银元1万元,选定广济桥下塘原积谷仓废址建造厂房,一面开始筹股集资,当时有有大股lo股,每股200o元,由严子镕、殷建生,范佩恒,萧冰黎、朱景黎、陈君玉、朱贡三等认股,计2万元;再以50元一股,公开召集400股’资本总共4万元。成立董事会,推严子镕为董事长,陈君玉为经理。一面请范佩恒之.工程师范式正向上海英商怡和洋行购得卧式克罗司莱柴油机一台,马力69匹,拖57.5千瓦发电机一台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,于1928年阴历年初五供电,古镇大放光彩。年初五,旧俗是“接财神”,在电灯光下接财神,商店开起了夜市,街上熙熙攘攘,差不多闹了个通宵。千年小镇从此结束了煤油灯时代,走上了电气化的新时代。1931年,又到上海购买同型立式柴油机一台,150匹马力,发电机功率96千瓦。由于发电量的成倍增长,除供应本镇外,还将余电供到了墓(今昆山锦溪)镇及张浦大窑。在甪直,严子镕是电的代名字,至今每当突然停电时,老年人们仍会情不自禁地说道:“不要急,等一等,严子镕就会来的。”可见影响之深。 除上述轮船、电话、电厂外,凡乡里社会公益事业,严子镕都积极倡导参与,曾带头募捐集资大修明代正阳桥,帮助创办地方武装商团,倡建嘹望台,修复甫里八景中的“长虹映月”、“莲阜渔灯,建立昆曲“紫云曲社”,开设新式浴室——日新浴室。六通轮船公司,电话局,电灯厂创办后,他每天清晨去轮船码头,等早班轮船开出后才回家;早餐后即去电话局、电灯厂办公,寒暑 冬天下雪,他便雇4人分日夜两班拿竹竿巡查一,清除电线上的积雪,以防压断。40年代初,甪直没有中学,孩子们小学毕业后的升学成了问题,要升学就得到苏州或昆山。那时的小学毕业生都人小体弱,不太会自己料理生活,做父母的自然不放心,加上物价腾涨,外出读书费用昂贵,于是要求在当地办一所中学的呼声日益高涨。1942年严镕堂严焕臣设法与有关方面联系就绪后,仍请他出面创办,自甪直沦陷后,严先生闭门不问外事,但因此事有关本地下一代的前途,他还是乐意操办,并将他曾祖严兆鹤捐资创办的的严氏义塾改为中学,定名为“私立角直初级中学".他出任董事长直至1945年病故。他悉心筹划经费,顾问校政,为甪直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。
  严子镕先生晚年因体弱胃病吸上了鸦片,有一次去上海购烟被流氓敲了一记竹杠,此事深深触动了一向节俭的他,于是在63岁时决心戒烟。他把自己锁在书房里,难过得在床上打滚,儿子,媳妇隔窗跪求复吸,他则毅然决然,态度十分坚决。经过好几天拼死决斗,终于把鸦片烟瘾戒掉。他办事的决心和毅力,由此可见一斑。甪直人有句歇后语:“严子镕戒烟,以死相拼”,常常被用来形容决心之大。
  1945年4月严子镕病逝于家中,享年69岁。可惜的是没能等到抗日战争胜利。